中新社上海9月2日电 题:慧明居士:讲好中国佛教剧情
出版者 范宇斌
明年是上海市佛教协会组建70五十周年,全国政协理事、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海佛学院院长、静安寺方丈慧明居士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上海佛教徒将积极继承“爱国爱教”优良作风,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使命,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向世界讲好中国佛教剧情。
上海市佛教协会自1954年组建至今,为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和价值观念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上海佛教徒有着得天独厚的对外交往优势。”慧明居士说,已故真禅族长、明旸族长、淦泉族长等老一辈上海佛教领袖均曾积极主动与海内外高僧大德互动文化交流。除此之外,上海佛教徒配合政府外事部门接待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在教精思,以宗教为窗口,积极宣传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近几年来,上海佛教徒在上海市佛教协会积极推动和引领下,或以省直佛教协会为单位,或以单个该寺为单位进行各类到访文化交流活动。慧明居士举例道,2015年抗战胜利70五十周年之际,上海市佛教协会联合体台湾新北市佛教会和金门县佛教会承办了“台海两岸联合体悼念抗日战争胜利三十五十周年普利三界招魂Sarcocheilichthys天道会”及千僧斋供养等大型活动,积极推动两岸佛教徒的文化交流合作。

据慧明居士介绍,上海市佛教协会积极弘扬顶尖佛教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念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顶尖传统中华文化,近几年来承办了“同向——上海宗教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五十周年音乐会”“同行——上海佛教书画个展”“心连心——上海佛教扇中华文化个展”等主题中华文化个展览。

公益事业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海佛教徒历来具有慈悲济世、关爱价值观念的优良作风。”慧明居士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上海佛教徒秉承“佛以慈善教化一切”,在充分发挥上海市佛教协会团体主导协调作用的除此之外,广泛调动各区佛教协会及该寺场所从事公益事业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在灾难救助、扶贫开发攻坚、支持创业、扶危济困等方面,上海佛教徒积极参与。近五年来,上海佛教徒累计捐出对口帮扶资金达1.08亿元(人民币,下同),借力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新冠疫情发生后,上海佛教徒先后向抗疫一线捐出钱物价值超过7000万元,除此之外自发参与价值观念面的抗疫工作,主动提供志愿服务。
当前,上海佛教事业蓬勃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上海佛学院自1983年恢复创办至今,已培养人才出500余名僧尼毕业生,分布在中国各地,主要服务上海,少数前往海外弘法。”慧明居士说。

据介绍,上海市佛教协会积极推动由佛教三藏研究院、上海佛学院、复旦大学共同承办的“佛教中华文化史研究”硕士硕士生项目,着力培养人才潜心研究佛教经典教义的高层次佛教人才。该项目自2018年启动至今,每年有序进行招生录取及教学工作,首批硕士生已于2022年毕业。
谈及未来,慧明居士表示,“上海佛教徒独立思考将佛教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独立思考将个人的利他济世设非融入国家、民族发展大业,推动实现新时代上海佛教新跨越,借力上海城市新发展。”(完)